无创呼吸机的模式及参数相关设定-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Website Home
无创呼吸机参数设置:1、通气模式的参数设置通气方式的参数设置为两种,一种为容量,一种为压力,都可以进行参数的设置。①如果想要设置容量的控制通气参数,我们就必须设定潮期的量度,计算“流量X吸气时间”的得数,然后在屏幕中选择数值,点击“确定”,来进行参数设置。②如果想要设置压力的控制通气参数,我们需要设定压力值,在无创呼吸机的平台压上可以看到此处的设置数值,选择数值,然后点击“确定”。2、触发方式的参数设置①压力触发参数设置:压力总会达到限值,点击“呼吸”按钮,进行参数切换。②流量触发参数设置:流速的变化总会达到限值,这点击“呼吸”按钮,进行参数切换。③时间切换参数:时间一到,点击“呼吸”按钮,进行参数切换。3、报警参数设置无创呼吸机的屏幕上有数值变化,我们可以根据下方的按钮选择任何一个数值的设置,操作非常简单。只要选择数字,然后确定,就可以设置完毕。只要改变其中一种的参数设置,其他的参数设置也会跟随着改变,他们是相互关联的。只要在正常的参数范围内,我们就可以为他设置报警的参数值这个设置很重要,因此,不可以将数值设定的与病人实际使用的数值太相近,范围太大的数值也不可。潮气的参数设置最好为:5-7ml;呼吸频率的参数设置最好为12-20次;气压道的参数设置最好为30-35cmh20;每分钟的参数最好设置6-101min;常见的上下限报警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为管道压力的报警设置;第二种为潮气量的报警参数设置;第三种为呼吸暂停间隔时间报警参数设置;第四种为时间通气量的报警参数设置;第五种为呼吸频率的报警参数设置。(1)S模式:自主呼吸稳定的轻度患者。呼吸完全由患者触发。每次自主呼吸都触发IPAP及EPAP的压力支持。(2)S/T模式:自主呼吸稳定,但可能有呼吸停止。在自主呼吸时以S模式进行;在所设定时间内无自主呼吸则行强制通气。(3)T模式:呼吸完全由呼吸机决定(RR);呼吸周期完全由呼吸机决定。(4)CPAP模式:自主呼吸稳定的“更”轻症患者。只提供恒定的压力,IPAP=EPAP。(1)S模式:自主呼吸稳定的轻度患者。呼吸完全由患者触发。每次自主呼吸都触发IPAP及EPAP的压力支持。(2)S/T模式:自主呼吸稳定,但可能有呼吸停止。在自主呼吸时以S模式进行;在所设定时间内无自主呼吸则行强制通气。(3)T模式:呼吸完全由呼吸机决定(RR);呼吸周期完全由呼吸机决定。CPAP模式:自主呼吸稳定的“更”轻症患者。只提供恒定的压力,IPAP=EPAP。1、模式在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中,模式问题应该是有一致意见的,新生儿通气时呼吸频率快,呼吸机管道死腔,管道顺应性及采用无气囊气管插管等因素不能确保吸入气潮气量,一般常采用压力限定通气模式,较少采用定容模式。2、容量参数要根据具体呼吸机品牌而定,比如我们很早以前用的Star950,潮气量要10ml/kg以上,而现在的Babylog8000由于监测呼出气VT和容量保障,只要5-8ml/kg即可,有时更低。约有30%的MAS患儿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由于MAS肺部病变不均匀,有些以肺实变或肺不张为主,有些以肺气肿为主,呼吸机参数应依据患儿体重、肺部病变及血气情况调节,尽量降低平均气道压,吸气时间尽可能缩短。如胸片以肺不张或大片实变(炎症反应)为主,肺动力学改变主要是肺顺应性降低,换气功能障碍,设置呼吸机压力应稍高,一般吸气峰压(PIP)25~30cmH20,呼气末正压(PEEP)3~5cmH20,呼吸频率40次/分,吸气时间(TI)0.5~0.6秒;如胸片以肺气肿为主,表明小气道阻力增高,部分肺泡功能残气量增加,通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此种情况下,呼吸机压力设置不当,极易引起气漏,一般PIP20~25cmH20,PEEP2~3craH20即可,吸气时间(TI)可缩短至0.4~0.5秒,呼吸频率40~50次/分,较长的呼气时间(TE)和较快的呼吸频率,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当患儿存在间质气肿及气胸时应尽量减低平均气道压及潮气量,避免加重肺内病变。有些严重的MAS,可能伴有气胸、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维持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可使用高频通气(HFV)。高频通气的压力相对较均衡,变化范围较小,利于改善氧合功能,同时对肺的损伤较小,对一些常规机械通气失败的患儿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注意避免PaC02<30mmHg,以防止低碳酸血症导致脑灌注减少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目前瑞思迈呼吸机是由专业的验配师进行设置参数的,不需要使用者进行设置,如果在医院有使用过呼吸机,应该都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设置,使用者只要启动电源开关即可!早产儿的各个气管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导致肺泡萎陷,使宝宝出现吸气费力而致呼吸困难,新生儿白肺就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是很严重的,如果宝宝呼吸困难引起了窒息,或缺氧时间较长,就可能导致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医院的医师会对宝宝进行原始反射的检查及查头颅核磁或CT检查协助诊断的。建议您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呼吸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由其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现代机械通气技术(主要是正压机械通气技术)作为临床救治呼吸衰竭的最主要手段,使得重症呼吸衰竭的病死率从上世纪70年90%以上降至目前的40%左右,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1,2]。随着机械通气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众多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不断地改写着临床医务人员的理念,使得我们有必要更新观点、重新认识了解无创、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呼吸衰竭这一传统而又崭新的话题。一、无创有创正压机械通气的区别与联系:临床应用的正压机械通气包括无创(Noninvasive)和有创(Invasive)通气部分。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是指不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临床多应用口鼻面罩或鼻罩进行正压通气,另外也有采用全面罩、鼻塞等方式进行NPPV治疗。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IMV)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比较,具有设置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不容易继发肺损伤和肺部感染等特点,但是也有人机同步性较差、潮气量不稳定、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等缺点,归纳二者的区别总结如下(表1)[1,3,4,5]:表1:无创、有创正压通气的区别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呼吸机区别体积较小,面板简单高流量低压力、漏气补偿较好监测报警设置简单体积较大,面板复杂低流量高压力、漏气补偿较差监测报警设置完善呼吸机连接方式经口鼻面罩、鼻罩、全面罩等方式连接经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式连接机械通气模式较少,BiPAP(Bi-level,I/E),CPAP等较多,VCV,PCV,SIMV,PSV等适用病人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范围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家庭重症监护病房优点连接简便,携带方便保留患者正常生理功能(说话、咳痰、进食等)痛苦小、易耐受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避免或减少镇静剂的应用医疗费用相对较低管路密闭性能好人机配合较好有空氧混合气、可以准确设置吸入氧浓度气道管理容易保证通气参数和报警设置完善,能够保证精确通气,并及时发现问题缺点气道密闭性差,容易漏气监测报警设置简单多没有空氧混合气,无法精确设置吸入氧浓度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气体加温加湿不充分死腔较大容易导致腹胀容易导致面部损伤管路连接复杂,体积笨重无法保留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病人耐受性差,需经常应用镇静或肌松药物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常见(口鼻粘膜和声带的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部分患者容易导致呼吸机依赖医疗费用昂贵虽然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应当将二者看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两种重要手段或者是一种疾病不同阶段的机械通气方式,因此无创和有创通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早期可以应用NPPV治疗,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以进行IMV治疗,病情一旦得到缓解可以提前拔管继续NPPV治疗以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ICU的医生重有创通气而忽视无创通气,呼吸科的部分医生又过分强调无创通气的重要性;而且国内外的文献也多是将无创和有创通气分开进行阐述,这样必然会导致人为地将二者分离。令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愈来愈重视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的密切关系,二者的正确应用必然会为更多的呼吸衰竭患者带来福音[6,7,8]。